天津推动医疗建设保卫全民健康 优质医疗下沉方便就近就医
来源: 今晚报  作者: 黄建高  编辑:曲璐琳  2018-01-03 14:08:00

  今晚网讯:记者从市卫生计生委获悉,为解决市民看病难问题,本市大力推进医联体建设,目前全市三级医院和社区医院已实现医联体全覆盖。

  为缓解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状况,本市推进医联体建设,市属医院与基层社区卫生中心联合,农业区区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联合,实施分级诊疗制度,推动大医院优质医疗下沉社区,合理引导就医秩序。截至目前,全市100%的三级医院和100%的社区医院已实现医联体全部覆盖。

  本市以专病特色为纽带,以专业分工协同为模式,探索建立专科医联体。市胸科医院、市儿童医院、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医大代谢病医院、泰心医院、市环湖医院分别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了胸痛、儿科、妇产科、代谢病、新生儿先心病、脑卒中6个专科医联体,并逐步扩展至其他专科,方便居民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近就医。

  此外,本市还通过信息化建设,建立了远程医疗体系,使市级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诊疗信息互联互通、医学检查检验互认、医学影像诊断互传共用。通过远程医疗视频系统,在社区医院就可以对高血压、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病种开展远程会诊,惠及社区患者同时,也培训了社区医生。

  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水平

  市民家门口就能看好病

  记者从市卫生计生委获悉,本市通过提升社区医院建设,推进全科医生培养,使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去年基层医疗机构共为全市老年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280万人免费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是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难题的有效途径。本市推进夯实基层服务网底建设,提升服务能力,让市民在基层即可看得好病。截至目前,全市有23家机构荣获“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称号,25家机构荣获“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称号,15家机构荣获“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称号,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越来越强。

  去年本市推进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对320名基层首席糖尿病医师开展培训;启动了全市基层儿科专业技能培训项目,为全市基层培养懂儿科的全科医生200名;实施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能力建设项目,全年完成1500余人次的全科医生、社区护士转岗和再认证培训。随着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的提升以及分级诊疗政策引导,市民对基层卫生就诊率与参与率明显提高。

  数万妇儿获益促进计划

  妇儿健康水平达发达国家水平

  记者从市卫生计生委获悉,去年本市继续实施《天津市妇女儿童促进计划(2013—2020年)》,截至去年10月,共完成妇女儿童健康服务345.7万余人次。

  市卫生计生部门开展促进计划中期评估,结果显示各项目总体成本效益比为1:28.72,控制出生缺陷领域成本效益达1:33.95。作为衡量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国际刚性指标的孕产妇、婴儿死亡率实现连续12年控制在10/10万、6‰以下,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母婴安全的目标得以实现,出生缺陷得到理想控制,实现低婴儿死亡率下的低出生缺陷率,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持续提升。

  据悉,自《天津市妇女儿童促进计划(2013—2020年)》项目启动实施以来,各项目覆盖达到1790.75万人次,各项疾病检出144.41万人次,救助严重致死、致残疾病患儿432人次。

  疫苗接种疾病筛查等措施见成效

  预防帮健康守住阵地

  记者从市卫生计生委获悉,去年本市实施一系列医疗惠民项目,推进“预防为主”大健康理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去年本市实施水痘疫苗纳入天津市免疫规划,为全市2016年5月1日之后出生的儿童免费接种水痘疫苗,成为全国第一个将水痘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的省份,共接种7.9万剂次,适龄儿童接种率达到94.78%。实施天津市心血管病防治项目,完成3.6万人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初筛,检查0.9万人高危人群,累计开展心血管病知识健康讲座80场,发放《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健康手册》3.7万份。

  针对重大疾病开展早期筛查和干预,去年本市组织开展大肠癌筛查、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恶性肿瘤早诊早治等惠民项目,截至去年10月底,大肠癌初筛53.8万人,肠镜检查0.41万例,儿童口腔健康检查26万人,窝沟封闭4.9万人,恶性肿瘤早期筛查4.5万人。构建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登记报告和随访管理,目前,全市建档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5.3万例,为4.8万例患者提供随访管理,管理率达到91%。

  “小厕所关乎大民生”,实施农村户厕改造,共完成24594座农村无害化户厕改造,全市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6.38%。通过卫生户厕改造,改变农民生活条件和卫生习惯,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大大降低。(编辑曲璐琳)

网络天津 精彩无限——今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