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
来源: 北方网  作者: 晚报伊健  编辑:刘颖  2022-09-15 10:56:43

面对云图和雷达图,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东高红(左)与预报员李钢进行分析交流。 本版照片 本报记者 伊健摄

  天津北方网讯:中国人有句古话叫“天有不测风云”,从中我们可以读出古人对于天气的朴素理解与认知。千百年来,人们对天象与气候的追问从未停歇,一直找寻着破解它演变规律的那把钥匙。

  如今,天上有风云气象卫星,地上有雷达探测系统,各种气象探测工具瞄准变幻莫测的风云,一条条来自天空的数据汇聚而来,再经过气象专家的研判、会商,精细化和时效性不断提高的天气预报为百姓生活提供着有力的参考。

  天气预报为什么如此受到关注?大到一个国家,准确及时的天气预报预警为各地部署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科学决策的依据,它要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小到我们个人,明天出门是否需要添衣、带伞,遇到突发天气状况提前应急避险,天气预报都能提前帮您打探清楚。

  在天津市气象台、东丽区气象台,记者见到了这些每时每刻都在与天地对话的气象人,他们全年365天每一天都在与变幻莫测的自然之力赛跑,只为提前锁定向我们袭来的雨雹雷电、霜雪雾霾,不断追寻着让您满意的答案。

  1 晴热天气身后藏着一场暴雨

  今年7月2日深夜至7月3日上午,短短十几个小时,天津市气象台及各区气象台先后发布预警信号31期,其中暴雨预警信号19期,雷雨大风预警信号12期。3日清晨5时54分,津南区气象台根据降水强度变化,及时发布了罕见的“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这一夜,天津市气象台发布了6期雨情增刊,仅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电话会商就多达5次,对外应急“叫应”14次,并且随时在向市防办、市应急局等单位通报最新天气实况和预报结论。

  一场躲藏在晴热天气身后的暴雨如约而来。

  时间回到7月2日上午,天津市气象台的专家们正在展开会商。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东高红给出专业分析:“今夜我市上空受弱高压脊天气系统控制,按常理说应该是以晴热天气为主;但是我们应该关注到,夜间副热带高压将出现一个先北抬、后南落的波动,这种情况容易出现局地强对流天气。同时能量、水汽等条件较好,出现强对流天气的可能性较大……”

  当天下午,数据更新,东高红的眼睛始终盯着这条线。她经过细致分析研判,并和当班预报员缜密会商后,再次确定这波强对流天气将影响津城;随后市气象台对外发布了《气象信息快报》,给出“预计今天夜间至明天白天有雷阵雨,全市平均降雨量8毫米-15毫米,局地20毫米-40毫米”的预报结论。

  果不其然,就在2日的最后一小时,局地触发加强的强降雨如期而至。

  负责监测预警工作的市气象台预报员李钢紧盯着屏幕,手中的鼠标不断地推动云图和雷达图放大、缩小,仔细对比着每一帧变化。

  对于李钢来说,坐上监测预警工作台,一个班就是24小时。这24小时里他要全神贯注地盯着云图上的每一片云彩,及时发现它的走向、变化。特别是每年4月15日至10月15日期间,是全市年降雨时间和雨量最为集中的半年,再赶上“七下八上”主汛期,那种紧张感令人难以想象。

  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到了深夜,这座城市里的大多数市民已经安睡了,或许睡前还会轻声抱怨一句:说好的大雨、暴雨呢?而此时,提防暴雨到来的还有奋战在一线的防汛工作人员。

  此刻,市气象台的会商室灯火通明,除了轻声交谈外,只听得到鼠标频繁的点击声,值班人员聚精会神,他们观察着大屏幕上云图的细微变化,收集着各项数据信息。东高红紧盯着云图和雷达图,自言自语道:“天津的西侧和南侧一直有降水回波存在,能量条件又这么好,很有可能触发新的降水回波。”她习惯性地抬头看看大屏幕上的时钟,时间刚好是3日凌晨1时。

  接下来的津城上空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2 那一夜津城上空发生了什么?

  凌晨2时后,位于西侧的回波不断向东北方向移动,即将影响武清区,“马上让武清区做好服务,提醒他们及时发布雷雨大风预警信号。”东高红把李钢叫到身旁。

  2时30分,武清区发布了当天夜间的第一份预警信号——雷雨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眼看着降雨回波迅速在北部地区发展加强,3时40分,宝坻区发布雷雨大风蓝色预警信号;18分钟后,蓟州区也发布了此轮降雨的预警信号。

  几乎同一时刻,天津中南部局部地区出现了新生回波。“开始看就是个米粒大小,随后迅速发展加强,一时间,中南部多个地方都出现了新生发展的降水回波。”东高红和李钢根据回波发展情况,指导即将受影响地区的气象台及时发布预警。

  此时,会商室的电话响个不停,要及时向市防办、市应急局等单位通报最新天气实况和预报结论,要指导各区气象部门做好服务,要以最快的速度编辑雨情快报,要和相关单位线上会商……走廊里交织着嘈杂的脚步声,这里除了紧张和忙碌,已别无其他。

  “50dBz以上强回波移到津南区就不动了,如果这样,津南将出现强降水天气。”5时15分,李钢及时发现了雷达回波上的变化,此时东高红也紧盯着这里的情况。研判后,她斩钉截铁地对李钢说:“告诉津南立马发布暴雨预警信号。”

  “这块回波带哪怕动一动,都不会让津南区承受这么大的压力。”东高红望着雷达图,既着急又担忧,“眼看着它减弱东移了,但后侧新的又生成了,还是在这个地方,还是继续停留。”

  清晨5时至6时,短短一个小时内,津南区连发5期预警信号,颜色也从最初的蓝色升级到最高级别的红色。紧接着,市气象台先后发布雷雨大风和暴雨预警信号,随后的一个小时,各区也先后发布雷雨大风和暴雨预警信号,西青区、东丽区、滨海新区气象台及时将暴雨预警信号升级为橙色。此次津南区农业园区降雨达到171.7毫米,是今年以来全市最大降水量,最大小时雨强达到96.3毫米/小时,也出现在津南区。

  在不会出现降雨的天气系统下,竟然降下了大暴雨,气象预报员不眠不休,在提前预报本市将有雷阵雨、局地中到大雨的情况下,依据临近天气演变,随时订正、及时发布雷雨大风、暴雨预警信号,为防汛工作提供支撑,将强降水带来的影响和灾情隐患降到最低。今天回味起来,东高红依然觉得每一次天气过程都是挑战,需要总结的地方还有很多。

  3 能快一秒就快一秒

  7月3日凌晨的这场降雨也影响到紧邻津南区的东丽区无瑕街道,该街道小时雨强接近60毫米/小时,区防汛部门根据气象预警,第一时间将受影响的群众转移到安全区域。可这一轮强降雨刚刚结束,新一轮便接踵而至。

  7月5日深夜到6日白天,东丽区降下了今年入汛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降水。又是深夜出现强降雨,又是赶在人们熟睡期间到来。东丽区气象台副台长李明聪说:“其实我们很担心夜间降雨。如果是白天,人们提前有思想和行动准备;但这场暴雨偏偏赶在夜里来,很多市民是被电闪雷鸣惊醒的。”

  “这种情形下,唯有严阵以待!就以‘7·5’降雨为例,4日我们已经向区防汛指挥部及时发送了《重要气象信息专报》,其中提及当天最大雨强将达到30毫米/小时到60毫米/小时。随着降雨临近,预报信息也会更频繁,更具体,为决策部门有力有序应对强降雨提供数据支撑。”李明聪介绍说,而对于防汛指挥部的同志来说,他们更为关注这场雨几点钟开始下,下在哪儿,已经下了多少,还要持续多久等更加精确的数据。

  6日零时刚过,短时强降雨实时报警系统突然闪了!这一闪,让李明聪的心里顿时揪了起来,她最为担心的就是短时强降雨,最为关注的数据便是最大雨强。

  “如果这些雨均匀分布开,并不会带来太严重的影响,怕就怕这些雨在短时间内集中下在某一小片地区。”李明聪说,“而当天深夜东丽湖街道就降下了105.8毫米的大暴雨,华新街道最大小时雨强达到47.2毫米/小时,5分钟降水量就猛涨了10毫米,雨势之猛可想而知。”

  李明聪一边紧盯着屏幕上不断更新的降雨数据,一边把电话夹在脖子和肩膀之间,每隔5分钟,她就要把一组最新的数据推送到区防汛指挥部,并且随时接听应急部门的来电询问。

  “降雨还是比较集中在咱区的中北部,东丽湖街和华新街得重点关注,目前看雨量不小。”

  “目前看,雨势有减弱的趋势,但不排除接下来还有更大的雨。”

  ……

  两个小时,李明聪和同事们似乎忘记了时间,他们不断向外发布着气象信息,却没来得及喝一口水。这就是一份“看天吃饭”的工作,自己的神经要时刻跟随着“过程”的节奏。2016年,李明聪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毕业至今,她最大的收获恐怕就是具备了“随时备战”的能力。

  备战能力是什么?遇事不慌要稳,预报信息要准,及时发布要快,尽最大可能为一线防汛工作提供最有用的信息。

  4时26分,这一轮降雨已经临近结束,虽然雨还没停,但不会再构成威胁,她果断下达了解除预警信号的指令。“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根据预报结论及时调整响应级别,避免响应不足或者响应过度,让防汛指挥部的决策者心里有底。”李明聪说。预警信号虽然解除了,但过程并没有解除,云层中随时还会“冒”个泡,但这一切尽在掌握中。

  每一场“战役”过后,气象人都会及时复盘,这已经成为行业规范。李明聪在盘点这场降雨后说:“为什么我们如此紧张?其实东丽区前段时间已有多场降雨,土壤水分接近饱和,渗水速度明显降低,老旧小区受到淹泡和大风的共同影响,极易产生危险。好在我们提前进行了预报,东丽区万新街、军粮城街、华明街等街道也在降雨前对自建房和老旧小区及时检查加固,暴雨过后未发生险情。”

  4 预报不准?殊不知这背后竟这么难

  预报有雨没有下,预报晴天却下雨了,这恐怕是气象人难以释怀的事情。没有哪个行业像他们一样,工作成果会被立即验证,每个人都是裁判。它就像一场短跑比赛,赢了就是赢了,输了就是输了,对了就是对了,错了就是错了,明明白白。而老天爷还总有许多捉摸不透的“心思”,时常还会和气象人“耍心眼”。

  在东丽区气象台附近的早点摊,煎饼大妈已经习惯了向杨妍辰询问天气。在大妈看来,从区气象台台长这里获得的消息一定是一手的、准确的。那天大妈一边摊着煎饼,一边对她说:“杨台长,您昨天不是告诉我今天有大雨吗?我犹豫了半天,差点没出摊。您下次能告诉我几点下吗?”听到大妈的些许抱怨,她笑笑说:“好,我们努力做到。”

  “当天气预报准确时,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不会有太多的感触。”杨妍辰说,“比如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市民带着雨伞出门。此时雨来了,那这场雨来得恰到好处,像是一切尽在预料之中;但如果没有来,老百姓的第一声‘问责’一定指向气象台。殊不知,这一刻你在东丽区只见到几个雨点,而临近区正在下暴雨。”

  再比如,每一次气象台发布暴雨预警信号后,总会引来一些质疑声。遇到强降雨的人会觉得预警级别太低,而雨区之外的人又会觉得预警“虚张声势”,面对这些质疑,气象观测员、预报员只能通过不懈的努力,尽量将降雨落区和雨强报得更具体、更准;可现实是气象预报仍是发展中的科学,预报只能无限接近实况,却永远无法代替实况。

  天津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东高红说:“曾有人问过我,你们预报工作的难点在哪里?细细想,每一次预报都是一个纠结的过程,毕竟我们是在跟老天爷‘对话’,而它的‘脾气’往往捉摸不透。”预报员要在海量的信息中,快速提取关键的有效信息,要在各种不确定性里面,敏锐地把握确定性的东西。如何将这些资料信息转化成对预报有用的信息,然后再做出准确的预报,是更具挑战性的一步。特别是对于中小尺度的突发天气,预报难度难以想象。

  东高红解释说:“对流型降雨向来预报难度大,相比于大范围的锋面降水来说,中小尺度系统更难把握,降雨极易受到地形、热力条件等多种影响,而现有的观测手段有限,想定点、定量地给出预报非常困难。从世界范围来看,暴雨预报都是一个大难题。”因此,预报员只能在数值天气预报和实况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经验做出判断,并加以订正,报出存在对流可能的区域。

  目前,天津地区天气预报的水平不断提升,预报质量在全国也名列前茅,晴雨预报准确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2021年暴雨预报准确率排名全国第一,今年到目前为止,暴雨预报准确率在全国也是排名靠前。

  日前,市政府召开全市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认真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天津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全面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东高红说:“尽管天气预报无法达到百分之百准确,但我们每一位预报员都会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精准预报天气永远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新闻链接——

  对天津地区危害性较大的气象灾害有哪些

  天津市气候中心工程师 陈跃浩

  对我市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主要包括暴雨、高温、干旱、冰雹、大风、暴雪、雷电以及雾和霾,这些灾害性天气均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当这些灾害性天气发生时,公众应尽量减少户外集体活动及个人出行计划,及时关注气象部门官方渠道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

  此外,公众还要增强防灾意识,了解和掌握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比如雷电发生时,尽量不要接打电话,及时躲避到安全建筑物内;暴雨发生时,行人远离深水区,不要被雨具遮挡视线及影响听力,驾车时也要尽量避开积水路段或地道、涵洞,同时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低速行驶。(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网络天津 精彩无限——今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