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里热聊保健品 竟是骗子演双簧
来源: 今晚报  作者: 刘英潮  编辑:孙畅  2022-10-20 10:58:44

  目前正值消费旺季,伴随线上线下商家发力营销,不少精打细算的消费者更加重视身边分享的好货信息。一些市民发现,近来微信社区邻里群里经常看到有人热聊保健品和食品,方式和内容好似同一个模板。记者调查了解到,有热聊者已被揭穿是演双簧的骗子。本市商业和法律业内人士提示,消费者需警惕这种营销方式的危害。

  近日,南开区居民刘先生在数百人的社区邻里群里看到有陌生的邻居咨询:“群里上次有卖瘦身茶的商家,哪位邻居有对方联系方式?”马上就有另一个陌生的邻居回复说自己买了,一个月瘦了15斤,并发来了一个标签为“健康管理顾问”的联系人链接。两人接下来聊得火热,都是夸这名“顾问”最近搞活动,产品优惠力度大,瘦身效果好,还动员大家加“顾问”好友,有助于多学习减脂养生小知识。没想到,群里有几名实名认证的邻居质疑这俩热聊邻居的身份。刘先生和其他邻居追查入群记录发现,两人冒充附近某小区的居民,声称因孩子误操作退群,请一位实名认证的邻居刚拉入群不到半天。在群里多名实名认证的居民追问下,两人破绽越来越多,终于被发现不仅不是小区居民,还一人分饰两角,以欺骗的方式营销,被勒令退群。

  记者了解到,已经有多个小区居民遭遇这种以聊天形式营销保健品的陌生人穿梭于社交网络大群。他们的营销方式和推广内容大致相同,靠模拟与熟人、好友或者刚认识的热心人对话的形式,推介一些热门商品,引发群里潜在顾客尝试的兴趣。他们发的朋友圈图片和文案内容基本相同,晒自家美食、旅游及儿童趣味照片(多是网络下载图片),营造一家人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幸福人设,而他们聊天中推荐的保健品及进口食品则部分信息模糊。

  业内人士指出,在网络或微信朋友圈做代购保健品和进口食品的人,一般都是中间商,他们也不确定产品的货源和质量是否真有保证,很多人无法出具产品合格证及进口检验检疫证书等文件。

  一保健行业资深人士介绍,曾有人在微信朋友圈以使用者的身份诱导下单,而那种所谓辅助降压的保健食品中有国家禁止添加的西药成分,属于销售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减肥保健品领域更是误导消费问题严重,有些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甚至添加了有毒有害物质。本市司法部门已经对一些销售减肥食品案件的不法分子给予严惩。这些人通过微信朋友圈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的食品,其行为已构成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法律业内人士提示市民,谨防这种网络营销方式的危害,谨防被人利用,及时举报这种营销行为。

网络天津 精彩无限——今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