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挽救生命的信号
来源: 今晚报  作者: 伊健  编辑:孙畅  2024-01-04 10:05:47
冬日入夜,急救车驾驶员维护好车辆,确保行车安全。
卢尊整理着车上的药品,做好准备工作。

  天津北方网讯:2023年12月28日,蓟州区下营镇中心卫生院。

  身处山区的下营镇,比起平原地区略显寒冷,特别是当太阳落山后,即使穿着厚厚的棉衣,身体也难免打着寒战。

  这里是天津地理位置最北的120急救站,一辆急救车停放在院子里,随时待命。急救医生路晓平、值班护士卢尊当天在岗,他们趁着空闲时整理着车厢里的急救设备、药品。45岁的路医生年龄稍长,富有临床经验,不时地和年轻的小卢叮嘱着什么;27岁的卢尊,正值当打之年,虽然年轻,但已在急救护理的岗位上工作了近三年。

  两位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面积有限、稍显局促,但每一个位置又被规整得恰到好处。在众多电子仪器间,一个自制的小纸盒显得有些突兀,或是为了强调它的重要性,或是为了在情况紧急时顺手就能拿到,路医生特意将盒子上每个字的笔画都进行了描粗。

  旷野之息,如此静谧,每一次急救都会在不经意间到来……

  大山深处的“120”急救

  蓟州区下营镇下辖35个行政村,东西跨度近40公里,黄崖关长城、八仙山、九山顶、梨木台……市民们耳熟能详的热门景点都集中在这里。人们常说:地广人稀,在这里,地广是恒量,而人口的数量随着季节的变化在浮动。每逢旅游旺季,总是游人如织;当进入冬日,纯正的乡野味道便会伴着凛冽的寒风迎面而来。

  数九寒冬,游客的数量在减少,120急救车的出车频次也随之下降。路晓平和卢尊在岗值一次班是48个小时,往往这48小时内一个急救电话都没有。但有句话说:最深远的担心莫过于对未知的担心。

  “忙起来的话,这一天会过得很快,就怕突然静下来。”卢尊和记者描述着他的心情。当外界环境安静了,内心却是一如既往地紧绷着,“等待未知”的滋味才是一种煎熬。每到深夜,医护人员会轮流休息,他们已经形成了习惯,都裹着衣服睡觉,当急救铃声突然响起,蹬上鞋子就能立即出发。

  山区不比平原地区,这里山高路陡,特别是在雪天,每一次执行任务都是在与天地斗勇、与时间竞速。

  前些天的寒潮天气过后,大雪覆盖了进村的山路,虽然司机师傅提前为急救车加装了防滑链,但遇到爬坡路段,依然有些吃力,往往“轰上一脚油门”,轮胎还在冰面上空转打滑。那一天,住在山上的一位老人突感胸闷,他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家属发觉老人情况不对,本想自驾车将他送去医院,但碍于雪天路滑,他们将这份信任寄托给了120急救站。

  从镇卫生院出发,到老人的家,地图上显示的路程是9公里,但这9公里是一条蜿蜒而上的山路,仿佛一条散落在地面的飘带,越往大山深处走,道路越曲折。在冰天雪地间,闪烁的急救车灯划破了乡野的夜空,向着患者家中一路奔去。赶到村民的家中,卢尊“偶遇”了一个熟悉的身影,父亲卢建中已先于他们提前赶来,父子间没有来得及打招呼。原来,卢尊的父亲卢建中是下营镇前干涧村、石炮沟村的家庭医生,乡亲们亲切地称呼他“乡医老卢”。

  每当乡亲们遇到突发病情,不管白天黑夜,不论刮风下雨,他们首先想到的便是“乡医老卢”。老卢总是一边接着电话,一边指导着、一边奔跑着,卢建中会根据病情描述提醒病人家属,“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只有‘双保险’才牢靠。”急救现场,路晓平、卢建中两位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初步判断老人是心梗发作的前兆,路医生顺手从那个纸盒子里抄过一包药,及时给老人服下,又急忙将他送到山下的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卢建中、卢尊父子间的“偶遇”是医者仁心的传承,眼神间透着父子间彼此的信任、托付和默契。送老人下山的路上,路晓平详细询问着家属一些情况,并随着发出一道道急救指令,卢尊快速响应,同事间照样配合默契。而此时,急救车里的一条条重要信息,已经同步传输到了蓟州区人民医院的急救室,为接下来的救治缩短了时间。

  冰天雪地间的任务完成,归来后已汗流浃背。安静之余,路晓平拿出一枚新药袋,将几粒药片放进药袋里,标注上有效日期,并写上:心梗一包药,默默地将这个“急救药袋”重新补充进小纸盒里。

  他是医生,更像侦探

  蓟州位于天津北部,地理环境相对复杂,这也导致这里的急救状况更具特殊性。蓟州区人民医院120急救站的陈刚医生说:“蓟州山区的院前急救工作,必须结合发病时间、高发季节、病例出现地域等情况进行综合观察,也就是必须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分析急救病例。”

  2023年秋日的一天,一个旅行团在蓟州区游玩了多日,即将结束行程前,一位游客却莫名其妙地发烧了,没有任何呼吸道症状,体温急速攀升逼近40℃。惊慌失措的导游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结合病史特点,要充分暴露进行全面查体。”陈刚医生到达现场后,他给出的第一道指令便是让患者脱掉贴身衣物进行检查。

  “这些天有没有被蚊虫叮咬过?”“有没有哪个部位感到瘙痒或灼热感?”“你们旅行团是何时到达蓟州的?之前还去过哪个景区?”陈刚仔细查看着患者身体上的每一处细节,高烧令患者有些神情恍惚,一旁的家人回答着陈医生的询问。陈刚架起患者的胳膊,在腋窝处细致观察,越是隐藏的部位,陈医生检查得越细致。一旁的患者家属产生好奇,不知道这位医生在患者身体上找什么。

  在检查与询问中,答案渐渐浮出。陈医生在患者的腋下部发现有蜱虫咬过的痕迹,由一个点慢慢向四周扩散,这个发现印证了他最初的判断。在蓟州局部地区,每年秋天都是蜱虫咬人的高发期,蜱虫唾液中含有的有毒物质会令局部红肿、疼痛,“蜱咬热”也是主要症状之一。

  秋去冬来,每年这个季节,一氧化碳中毒事故更令人关注。值得欣慰的是,今冬截至目前,蓟州区急救分中心接到的一氧化碳中毒病例数明显下降,主要得益于取暖方式的变革,变革也让人们对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产生了思想上的松懈。

  有的家庭,一家人围着碳锅涮羊肉。本以为是酒足饭饱后“困倒”了,殊不知长时间在密闭的环境里,是一氧化碳气体将家人们“撂倒”了。前不久,陈刚医生接诊的一起急救病例更加离奇,考验着急救医生的判断力,那一刻,他仿佛福尔摩斯附身。

  一位长者以“突发胃痛伴随腿脚没力气”为由拨打了120,导致这些症状的疾病错综复杂,陈刚心里盘算着。“你家的其他成员有没有一些异样?”医生的问题仿佛开启了全家人的检索模式。“我家俩孩子最近总犯迷糊,上课时总跟睡不醒似的。”“我开着车有时也犯困,以前很少出现这种状况。”家中的鱼缸里漂浮着的一条死鱼,更是引起了陈刚的高度注意。

  “你家靠什么采暖?”陈刚问道。男主人说:“我家是自己供热,炉子放在地下室里,暖气通过管道送到每一个房间。”入冬后,陈刚准备了一台一氧化碳探测器,他说:“你带我去地下室看看。”

  刚一靠近地下室,手中的探测器便滴滴作响,陈刚观察到,地下室是半密闭空间,排烟通道的接口处已有老化迹象,一氧化碳气体便缓慢地在房间内散开。浓度未必一下子将人“放倒”,但这种渗透式地缓慢释放,足以让全家人身体不适,包括老太太的胃痛、包括家人日常犯迷糊,甚至包括鱼缸里的鱼,都深受其害。

  登上急救车开启“飞驰人生”

  “你好,蓟州区120。请问您的事发地点在哪里……”调度员正在询问,电话那边,男子发来了求助:“我的腿动不了了,可能骨折了,我也不知道自己在哪里,是来这边旅游的。”

  此时的山区深处一片漆黑,道路崎岖、山崖陡峭,疼痛感加上恐惧感,男子在电话中的声音发出了丝丝颤抖,特别是电话信号时有时无,迫使双方务必珍惜每一秒通话的机会。“来!我一步步指导您加我们的微信,把您的定位发过来。”调度员还想进一步指导,但电话便戛然而止,再拨打便是“用户不在服务区”了,那种紧张的气氛令人不寒而栗。

  重复拨打、挂断、等待,终于在几分钟后等来了一条关键信息,男子将定位发来了。目标确定,再三嘱托,一辆急救车随即出发。

  山坡湿滑,没有所谓的“道路”。为了保障伤员的绝对安全,防止对伤员造成二次损伤,急救人员只能以足为梯,双肩为拐,将伤者顺利护送下山,送进了医院。

  “120快来!这有一辆中巴车出事故了,车上有十几个人呢……”

  这是2023年11月6日中午时分发生的一幕,电话调度员冷静地询问着具体情况。与此同时,一辆辆急救车已经从就近点位几乎“弹射式”出发,拉响警报,奔赴事发现场。

  “那一刻,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大家目标一致,争分夺秒,生命至上。”蓟州区急救分中心负责人张宏伟介绍说,“5个急救单元组急救车已经出发了,根据突发应急事件工作流程,蓟州区卫生健康委总值班室已第一时间拿到了首份简报,区急救分中心其他急救站已做好增援准备,区人民医院急诊做好接诊准备。”

  没过几分钟,一辆辆急救车呼啸而至,现场医生火速投入施救。张宏伟说:“院前急救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特别是当天现场很杂乱。但我们必须要把每个环节都做到位,才能不愧于患者,不愧于本心。通过我们院前急救快速甄别,再迅速送到医院救治,可以省下不少时间。”

  调度员结合伤者人数及伤情,校正判断,如实登记每辆急救车承接伤者人数、伤情等级,做好信息的续报工作,直到最后一辆急救车将伤者送至医院救治。

  120被称为一座城市的生命线,院前急救更具挑战性。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这些急救医护人员每日的任务就是在与“死神”赛跑,只为抢下更多生命,登上救护车就是开启“飞驰人生”。

  谈话间,电话铃声再次响起,医护人员的神经又一次绷紧起来。各就各位,再次出发。

  “抓住一个个挽救鲜活生命的信号。”张宏伟在不经意间吐露出心声。(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网络天津 精彩无限——今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