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明天而拼搏
来源: 今晚报  作者: 伊健  编辑:孙畅  2024-01-25 10:07:04
74岁的“帽子王”创始人王德强,如今活跃在网络平台上,开启直播。
59岁的刘春慧,依然活跃在津城相声舞台。
62岁的张学礼,饱尝国外生活的酸甜苦辣,如今回到祖国,开启了自己的全新人生。

  天津北方网讯:热播电视剧《繁花》终见大结局,“繁花似锦。赤子之心常在,人不响,天晓得。”随着主人公宝总的一句富有哲理的画外音,大戏落幕,剧中的每个人物最终都有了各自的归处。

  这部电视剧刻画了一个个小人物抓住机遇、施展才华的性格,他们敢闯敢拼、忍辱负重前行,一步步开启波澜壮阔的创业之路,凭借着勇气和魄力驰骋商界,从而改写命运,实现成长。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一批批当时的年轻人勇立潮头、勇往直前。他们经历了一些人们难以想象的困难,从早年间走街串巷的草根阶层,到如今成为知名的商界精英;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不朽的传奇故事。他们中的有些人成功了,至今依然活跃在商界;也有一些人失败了,从此在江湖中再无音讯。但无论如何,那一代人的沉与浮都是中国发展进程中必须记下的珍贵一笔。

  《繁花》故事的背景地是上海,而在天津,在那个年代同样有一批“弄潮儿”,他们的故事也同样精彩。

  王德强:创业就要和时代激发共鸣

  “谢谢朋友们来到我的网络直播间,没想到这么多年之后大家还能记得我。”今年74岁的王德强又一次“弄潮”,面对网友们的互动,他耐心地回复着。说起王德强这个名字,您恐怕会有些恍惚;可提起“帽子王”这个品牌,您一定熟悉。王德强就是天津“帽子王”的创始人,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津城炙手可热的创业人物之一。

  王德强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年轻时曾前往云南做插队知青,在最美好的年纪遇到了他的爱人——一位来自上海的知识青年。在云南时,王德强做过售货员,这段经历对他未来的事业影响深远,让他格外重视商品的挑选、陈列和销售。随着知青返城政策落实,王德强携爱人回到天津,而此时,改革开放的号角已经吹响了……

  “老王,是你吗?”手机屏幕上跳出一行文字,紧接着这位网友写出了只有他俩才懂的“密码”:“我是123……”王德强眼前一亮,简单的三个数字勾起了一段往事——

  时间来到1983年,下海经商不久的王德强已经成了“万元户”,不过,这个“万元户”当得着实辛苦。早上7时,他背着沉甸甸的包裹抵达天津站,包裹里装满了他从上海趸来的服装、鞋帽和小百货,随后便直奔自己的摊位开始售卖。仅仅两天的时间,这批商品就基本售空了,应了那句老话:人叫人,千声不应;货叫人,点首而来。到了第四天,王德强又一次登上南去的列车。“四天一循环”成为他的“肌肉记忆”,“123”就是他每次前往上海的列车编号,他是这趟列车的常客,自然与列车上的工作人员彼此间都是老熟人。

  在上海,王德强住在岳父家,一早他就蹬上自行车去南京路、淮海路、四川北路“淘宝”,一转就是一整天。他慧眼识珠,总是能找到最“俏”的商品,运回天津后总是大受欢迎。

  一天,上海市造币厂桥一带下起了滂沱大雨,王德强推着自行车冒雨蹒跚前行。他宁可让自己挨着雨淋,也得把沉甸甸的包裹保护好,他知道雨衣下面不仅仅是商品,更是他一家老小的生计来源。

  当时,天津市小白楼镇江道的海来百货店是王德强事业的发祥地。在他的生意风头正劲时,他却让自己第一次转型,从“多而全”转向“专而精”,专注从事帽子生意。

  一批白色毛巾网球帽趸来,王德强怎么看怎么都觉得别扭,这批帽子看着不太吉利。他尝试着用记号笔在帽子上进行创作,画着画着他便画出了灵感和希望。给帽子写上一个Lucky(运气),转天摆上柜台后,立即被抢购一空。现场写、现场卖,王德强凭借一招鲜吃遍天。由此,“帽子王”这个品牌,在天津彻底被叫响。

  时至今日,人们依旧能想到那顶“爆款”钢板帽,那时,男孩子们几乎每人一顶,创造了单月销售3万顶、持续火爆销售两年的商业奇迹。从趸帽子发展到自己开办工厂、开启品牌授权销售,再到今天网络直播,一路走来,王德强总能先人一步。

  回望自己创业的40余年历程,王德强说他始终怀揣着好奇的心态、坚持着创新,至今,“帽子王”依然如神话般地在行业内存在着。74岁了,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王德强选择在津沪两地生活。直播中,他对网友们说:“每个人的幸福标准不一样,做自己愿意做的事,就是我想要的幸福……”

  刘春慧:舞台与灶台的交叉叙事

  在曲艺之乡天津,说相声的名家为数可不少,但女相声演员却如凤毛麟角,而至今依然活跃在相声园子里的女相声演员就更是屈指可数了。刘春慧便是其中的一位,而她的创业经历写满了汗水与不甘。舞台上的刘春慧,神采奕奕,岁月的痕迹并不明显。登台前她都要精心装扮一番,穿上合身的旗袍,走出上场门,便开启了“非一般”的自我。

  论起来,说相声只能算是刘春慧的“第二职业”,她的“第一职业”则是陪同家人一起经营一家烤串店。

  1965年,刘春慧出生于天津。作为家中最小的女儿,在她的成长经历中,这个家一直与富裕相差很远。那时,她家的兄弟姐妹多,仅靠父亲一人赚钱维持生计。细粮票舍不得用,换成粗粮票才能多换些粮食;好不容易做件新衣服,必须做成大尺码的,只为能多穿些年。

  1983年底,桂顺斋糕点厂招工,18岁的刘春慧成为该厂生产线上的一名女工。随着家里赚钱的人增多了,家中的生活也日渐向好。但好景不长,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姐姐们相继下岗,哥哥的企业也遭遇转型,刚刚好起来的日子又一下子重回困境。那时,为贴补家用,刘春慧一天打四份工,早晨去单位上班,午休时赶到天津服装城做广播员,下午回到家摆烤串摊,到了晚上还得再跑去服装城做广播员……

  说起这个烤串摊,就是他们全家人创业的发端。在刘春慧的记忆里,那时全家人一起上,姐姐一早便开始切好肉、串好串,14时起新鲜的食材便摆上了摊位。“我们家人出摊时,穿着上必须干净整洁。”刘春慧回忆道。忙忙碌碌,直至转天凌晨送走最后一批顾客后才收摊。如此周而复始,一天卖上百八十斤羊肉也是常有的事。

  户外做生意最怕阴天下雨,眼看着大雨来袭,全家人一边忙着挪动摊位,一边照顾着食客;大雨倾盆,没过一会儿就没过脚踝了,嘈杂间只能让自己淋在雨中。尽管如此,一家人也得咬牙坚持,毕竟这是全家人的“饭碗”。

  刘春慧大方得体,说话办事“嘎嘣脆”,上学时就是文体骨干。即使站在烤串摊前,她依然没有把自己的爱好放下。在1996年的一次相声大赛中,她获了奖,从此正式开启了她的“第二职业”。刘春慧记得那时她经常与搭档一起去于宝林先生家,老先生耐心指点着晚辈。到了1998年9月,刘春慧迎来了自己的首演,从报幕员到相声演员,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做生意不易,刘春慧的脚面曾被不锈钢扦子横插过,她忍着痛去疗伤,稍稍好转之后便又一次站在了柜台里。为此,大姐和她“发过脾气”,不知道她每天如此奔波,一边做生意一边说相声究竟为何?为何?为了给家里多赚一些钱,为了改变全家人的生活境遇,更为了自己钟爱的相声事业不被放弃,而大姐“发脾气”的背后何尝不是对小妹的体贴和心疼呢?

  时光流转,一家人因为生意的兴隆重新过上了好日子,刘春慧如今把重心放在了相声舞台上,放在了公益事业上。她说:“一路走来,帮助过我的人有很多,既有师长,也有观众、顾客们,是我好好回报他们的时候了。”

  张学礼:潮流涌现在生活与认知中

  上世纪90年代,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热播,带动了部分年轻人对出国打工心生向往和憧憬。当然,真正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才深切地意识到在国外的生活并非梦想的那般一帆风顺。

  当年32岁的张学礼就在想:年轻就要闯,誓要闯出一片天地。他为自己设定了一份10年期的时间表,像电视剧中的王起明一样,编织着自己的“淘金梦”。“第一站到达美国底特律,走下飞机的那一刻我顿时就茫然了。”62岁的张学礼回忆起30年前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当时,我手里的2000元美金就是全部家当了。”

  几经辗转,美国加州南部的洛杉矶成了张学礼的落脚地,他的出国打工生涯正式开启了。因为不懂英语,他只能混迹在中餐馆里帮厨;因为人生地不熟,他几乎没有太多交流的机会;去超市买廉价促销商品充饥,舍不得买上一颗水果……一时间,压抑、孤单、拮据,充斥着张学礼的国外生活。那时,他曾想过放弃,可转念一想,自己出来花了那么多钱,只好打消了放弃的念头。他当过刷碗工,还曾做过洗衣机清洁工,几乎最脏最累的活儿他都干遍了。

  1996年春节,张学礼终于在拮据的生活费中“抠”出了一张电话卡。为了能赶在大年初一给父母打通电话,他考虑过时差,趁着深夜走进电话亭,用了两个小时也没有将电话拨通。那一刻,思念、期盼、焦虑一股脑儿地涌上了心头。

  越洋电话终于拨通了,一张电话卡30美元,换来了35分钟的通话时长。他在电话的一端问候着父母,也听着父母的叮嘱,内心泛起了波澜。特别是听到妈妈在说:“儿啊,妈太想你了。”一句话,让他泪流满面。电话两端以最快的语速交谈,终于话费耗尽,电话挂断,此时的张学礼,在美国的街头号啕大哭。他委屈、迷惘,不知道下一步究竟该往哪里走。

  赴美10年后,张学礼最初的目标达成了,从一名餐厅的洗碗工,成为中餐馆的老板,从租住的阴暗地下室搬到了自己购置的住宅里。生活的改善,让他心底的热爱被激活。逛当地的跳蚤市场,是张学礼最享受的休闲方式,也让他从中嗅到了新商机。

  那些年,张学礼在异国他乡接触到很多来自中国的精美瓷器。这些中国人流传下来的宝贝,因为种种原因,成为外国人货架上的商品。特别是以当地人的眼光被肆意改造后,原本对瓷器并不感兴趣的张学礼,心中涌起一种不可言喻的痛。他心想:“这些东西我一定要运回国,绝不能留在外面。”

  于是,张学礼将流失在国外的宝贝带回国,再把中国的新商品带到美国。往返的次数多起来后,他渐渐感受到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国内与国外的差距在缩小,那种强烈的自豪感和对家的依恋也在他的内心深处集聚。

  人在国外,每一个场景都能触及灵魂。当年和自己一起出国的伙伴离世了;市场里一位华商年纪轻轻就去世了,留下妻儿在变卖商品;年事已高的父母,自己又不再年轻,于是他将美国的资产全部换成了现金,带着十多年的收获回到了天津,回到了父母身边生活。

  62岁的张学礼已没有年轻时的冲动,多了一些历经世事的沧桑。回到祖国,回归到中老年人的普通生活,轻松洒脱地探索新的生活方向。

  时代潮流,激荡澎湃,繁花正是星星点点生命力顽强的小花,三个普通天津人的打拼经历正是一个时代中国人奋斗的缩影。从他们的创业经历中既可以看到鲜活灿烂、繁花似锦,更能从中读懂人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角。(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网络天津 精彩无限——今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