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追“锋”少年
来源: 今晚报  作者: 伊健  编辑:刘颖  2024-03-05 10:36:39

春运期间,春蕾苗苗义工深入火车站电子取票处,为乘客做引导服务。

春蕾苗苗义工在海河岸边和市民互动。

  天津北方网讯:翻开日历,今天是3月5日,这一天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想起一个响亮的名字——雷锋。雷锋精神,正是一座屹立在中国人心中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精神丰碑。那一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已传唱了60余载,至今依然朗朗上口,雷锋的事迹、品格、精神,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在祖国各地广为传颂。

  学雷锋活动影响了至少三代人,至今还在滋养着中华儿女的心灵。当他人遇到困难时,人们都愿意搭把手、出份力,只为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也已成为人们的广泛共识。

  回想一下,我们是从何时知晓雷锋故事、践行雷锋精神的呢?思绪一下子拉回到了童年,这颗善良的种子就是从孩提时代种下的,随着人们的成长,进而不断绽放出璀璨的光芒。在今天的学校里,学生们依然以雷锋叔叔为榜样,把做好事融入日常生活;社会上涌现出一个个志愿公益团队,做好人、行善事的氛围格外浓厚;在家庭里,家长们关注孩子思想品德的进步,人们都说: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校园:学习雷锋是永恒旋律

  新学期开学,天津市民族中学附属小学的师生们收到了一封热情洋溢的表扬信,这封信是一家物业公司写来的,信中特别表扬了该校三年级的张峻熙同学。

  尹世静副校长展开这封信细细看:在2023年末,津城出现降雪天气,由于当天降雪量大、气温低等实际情况,学校因此调整了上课时间。休假在家的峻熙并没有闲着,而是拿起和他个子一般高的铁锨,加入到社区清雪队伍中,成为当场年纪最小的社区志愿者。劳作过后,峻熙擦着额头上的汗珠,望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分外高兴,便有了小小的成就感。

  峻熙说:“老师总在和我们讲雷锋叔叔的故事,那天我看到大人们正在清雪,于是就穿暖衣服下楼了,我觉得自己就是‘小雷锋’。”雷锋精神到底是什么呢?在9岁的峻熙眼中,那就是尽己所能做好事,然后默默地守护好这份“小秘密”。做了好事不声张,但他践行雷锋精神的举动却看在了大人们的眼里。新学期的表扬信是一份新年礼物,也是民族中学附属小学向同学们宣讲雷锋精神的鲜活案例。

  “天津市民族中学附属小学”是这所学校现在的新名称,学校有着60年的办学历史,刚好和“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同步成长。尹世静副校长感慨道:“60年多来,雷锋叔叔那张青春的面庞定格于历史长河之中,仰望过他的孩子们会逐渐老去,而他的精神却一直年轻着。”

  面对新世纪“10后”的小学生,如何为他们讲好流芳半个多世纪的榜样人物和经典故事呢?这背后着实有门道——

  王欢是民族中学附属小学的思政老师,并成立了思政名师工作室。走进她的课堂,一堂宣讲雷锋精神的思政课准时开课。当天的课堂俨然成了故事会,同学们绘声绘色地讲述着一段段有关雷锋叔叔的故事,王老师不断引领着孩子们去感悟其中的精神内涵,并结合当下的新生活进行延展。走出“小课堂”融入“大课堂”,民族中学附属小学的思政课可以以慰问老人的形式在敬老院里上,可以以听故事的形式在纪念馆上,可以深入社区去开展服务,可以厉行节约倡导环保……慢慢地王欢发现,孩子们总是洋溢着微笑,真正将把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并付诸行动了。

  在“小课堂”“大课堂”外,王老师还开办了“云课堂”,每过一段时间,学生们会催促着老师带他们去“陪伴”养老院的爷爷奶奶们,有的同学化身平津战役纪念馆的义务讲解员,当社区有需要时他们会主动站出来……真真切切地将雷锋精神融入日常、化作经常。

  老师们不仅关注孩子们在校期间的思想品德,更关注他们在校外向上向善。尹世静副校长介绍说:“目前我们正在全校开展‘争当民族附小代言人’的活动,就是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成为城市的文明小使者,心怀一颗仁爱之心,真正地把雷锋精神落实在家庭、落实于社会。”

  家庭:善行善举收获幸福感

  “叔叔您好,我是春蕾苗苗义工,正在为患有自闭症的小伙伴募集读本,谢谢您支持我们的行动。”9岁的尹诗彤是第3次参与公益团队举办的募集活动,相较于前两次活动,她的表现已经自信了很多。

  诗彤是南开区永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平日里性格稍显内向。妈妈敏锐地察觉到孩子的性格后,希望找到一条能够帮助孩子接触社会的渠道。在众多方式中,她最终选择让孩子积极融入公益活动之中,通过践行雷锋精神进而真正地去“闯一闯”,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

  第一次参加活动时,诗彤躲在大姐姐身后,总是由大姐姐讲,她在一旁听着。一场活动过后,诗彤跑了不少路,却没说几句话。活动结束后,妈妈不断地鼓励她,希望她能有更好的表现。在第二次参加活动时,诗彤的表现明显大胆了一些,虽然讲话时还会有些害羞,但至少能够张开小嘴巴,勇于表达自我了。直至第三次参加活动时,诗彤一个人去为小伙伴募集读本,每次和大人交谈后,她都会看看站在远处不断鼓励她的妈妈,妈妈也会回报给她一个大大的“赞”。

  诗彤的妈妈支女士表示:“如今做苗苗义工已经成为我新的‘带娃方式’。孩子们从小做义工、做志愿者,这颗真诚、善良的种子从小就被种下了。”

  农历正月初一,诗彤在姥姥家吃过饺子,准备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家。父母发现诗彤的手里拎着一瓶自来水,便感到蹊跷。孩子解释说:“外面有人燃放烟花爆竹,烟花还没燃尽,人就走了,极易引发火灾。”妈妈进一步询问得知,孩子最为心疼的是消防员叔叔,他们过年依然要在岗位上坚守。“我看到没有燃尽的烟花,给它浇点水,就可以避免火灾发生,也不需要麻烦消防员叔叔了。”诗彤一板一眼地对妈妈说。

  因为孩子的小举动,带动了父母齐行动。一家三口一人拎着一瓶水,在步行回家的路上,看到尚未燃烧殆尽的烟花壳就浇上水,一家人心里格外踏实。

  尹诗彤只是众多天津娃娃的一个缩影,如今津城家庭格外重视孩子的品德培养,孩子们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公益组织,用志愿服务为自己的人生打上奉献爱心的底色。

  支女士说:“孩子在学校期间,老师们坚持为这些‘00后’和‘10后’讲述雷锋的故事;作为家长,我们要配合老师,给孩子创造践行雷锋精神的机会,要让奉献爱心的雷锋精神真正触动孩子的心灵。”

  奉献爱心之路并非一路平坦,期间难免遇到冷言冷语;而遇到“挫折”进而面对“挫折”,这才是家长最为在乎的。支女士透露:“自从孩子成为春蕾苗苗义工后,我发现她喜欢笑了,喜欢说感谢了。哪怕暂时没有得到回应,她也能理解他人,自我内心释怀了。”

  那天,诗彤完成公益活动后,穿着红马甲牵着妈妈的手说:“今天我的幸福感爆棚啦!”而这份幸福感,在妈妈看来就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公益组织:学雷锋做公益是刚需

  在津城活跃着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有着相同的名字——“春蕾苗苗义工”,团队里最小的义工入队时只有4岁,年龄最大的不过16岁,每到周末或假期,总能看到他们参加公益活动的身影。在天津,义工的年龄门槛大幅降低,正值学龄的孩子用小手牵大手的方式,以童真、童趣服务社会。

  李永是天津春蕾苗苗义工团队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从今年1月20日至2月23日的寒假期间,春蕾苗苗义工们共举办了179场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近6000人次参与其中。从数据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天津,学雷锋、做公益是刚需!”

  2012年“春蕾苗苗义工”计划正式推出,面向年龄在5岁至15岁的少年儿童。起初的规划是希望以“小朋友帮助小朋友”的形式,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公益。在李永看来:“一个孩子的行动可以带动爸爸、妈妈乃至全家人,一个孩子的努力可以影响身边的小朋友,一传十、十传百。未来这些‘小雷锋们’会长大,从小树立的观念会指导他们人生的每一步。”

  “小手拉小手,小手牵大手。”这样的一个理念历经10多年的实践,目前已收获颇丰。今年2月29日,一场帮助罕见病患者的公益活动在津湾广场举行。当天孩子们正在上课,前往会场帮助残疾人推轮椅、照顾残疾人的大多是孩子们的父母,现场参与活动的一位母亲感慨地说:“今天我是受孩子的委托来帮忙的,孩子们善行善举的力量的确是巨大的。”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是东西部协作天津对口帮扶的地区之一,这里也是苗苗义工们常年帮扶的地区,从2012年至今从未间断。每年暑假前,一场场公益募集活动都是由孩子们自己组织策划并落实,然后再组队前往隆化,给当地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童送去助学款和书本文具。10年过去了,曾经受捐助的孩子已经长大了,曾经参与活动的天津娃娃也成了大学生。每每提起10年来的过往,他们总是有说不完的故事。

  塑造一个孩子的品德,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合力而为。今天在校园里,“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依然嘹亮,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的故事依然在“10后”孩子们中间传颂。在老师们的精心辅导下,学习雷锋精神更加具象,更具操作性。在家庭里,父母更加关注孩子的思想品德,立德树人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家长们愿意创造机会让孩子亲近社会、奉献社会,进而收获成长、收获快乐。在社会公益组织中,孩子们在更大的平台上可以搭建更大的舞台,他们可以有更大的空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社会价值,实现自己与祖国同向而行、为人民努力奉献的理想。

  时代在变,学习雷锋的方式也在变,但雷锋精神的底色从未改变。(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网络天津 精彩无限——今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