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新学期,中小学生课表有了新变化——每天都有一节体育课。今年4月,市教委印发新修订的《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十条措施》,其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
无需多言,“每天一节体育课”保障了孩子们有足够的运动时长,对于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十分重要,但保证体育课的课时只是第一步,该怎么上、怎样才能上好,才更加值得关注。
此前就有报道提出,现在不少孩子“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主要原因是学校的体育课缺乏趣味性,尤其是一些中学体育课更侧重“应试导向”。如果增加的体育课仅仅以教授中考体育应试项目的技能和技巧为主,“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练什么”“考什么、补什么”,学生不仅得不到全面的体育锻炼,更难以培养对体育的兴趣,有悖于体育教育的初衷。
此外,体育课的增加,势必会“挤占”其他文化课的课时。在原有教学内容不变、课时相对减少的前提下,如何掌握教学节奏,保证其他学科的教学质量和课堂吸收率?会不会因为体育课时增加了,其他课程课后补习的时间就变多了?
“每天一节体育课”并非简单地增加课时那么简单,还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在不断探索、完善中,就新问题及时给出答案,实现教育改革与社会观念“同频共振”,才能达致理想的效果。(津云新闻编辑孙畅)